特视热点

《长津湖》观影人次破亿!长津湖为什么能如此火爆?

来源:达达搜 时间:2021-10-17 18:45 阅读

根据猫眼专业版统计数据,截至10月17日11时7分,电影《长津湖》观影人次破亿,成为有公开数及统计以来,中国电影市场第五部观影人次破亿影片。

《长津湖》观影人次破亿

观影人次排名前四部分别是:《战狼》(1.6亿人次)、《哪吒之魔童降世》(1.41亿人次)、《你好,李焕英》(1.21亿人次)、《流浪地球》(1.05亿人次)。

网友们表示:

英雄给予凡人勇气,勇气使凡人成为英雄。只盼长津湖畔万里阳光,与这温柔岁月共悠长。希望国家能让这部电影在所有学校播放,是所有!我们走的太远都忘了为什么出发了!

五部破亿影片,吴京就占两部,厉害了,喜欢笑的人运气就是好,加油,希望吴京星途璀璨。

电影里那句“希望我们的下一代,可以不需要生活在一个硝烟纷飞的年代。”瞬间破防了,因为我爷爷也是这场战争的志愿军战士!

长津湖为什么能如此火爆?

“你们的功勋,我们永远铭记”“致敬最可爱的人”“祖国不会忘记,我们不会忘记”……连日来,电影《长津湖》持续引发观影热潮,打破多项中国影史纪录,票房累计突破40亿,观众好评如潮,实现了票房与口碑齐飞。理解这部作品何以成为“爆款”,对于未来主旋律电影创作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一部好的作品,离不开好的故事题材。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也是中国电影艺术创作丰富的源泉。《长津湖》聚焦抗美援朝战争中极为关键而残酷的长津湖战役,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某部穿插七连参加长津湖战役的过程。战斗至最后一刻也要牢守阵地的英雄杨根思,寒夜卧雪哪怕冻死也要保持战斗姿态的“冰雕连”,用身躯战铁骑、前赴后继的志愿军战士……透过银幕,我们在雪与火的极端环境中,在血与火的残酷鏖战中,看到了志愿军战士英勇不屈、无畏无私的血性和精神,也真切地懂得他们何以是“最可爱的人”。“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指导员梅生的这句话之所会在社交媒体上刷屏,正在于影片激发了观众对抗美援朝精神的认同。

把人物写好,戏才有底气。正如电影《长津湖》监制、导演陈凯歌所言:“没有鲜明的性格塑造,就没有观众情感的寄托点;没有惹人喜爱的人物,就不能引起观众的关切和共鸣。”《长津湖》之所以成功,还在于“在每一个具体人物身上下功夫,写出他们的个性”。“雷公”渴望战争胜利后回到老家盖房子、有个自己的家;梅生本已复员回家,但听到战争号角毅然选择归队赴朝。战场上他们严肃紧张、生死相依,休整时他们活泼有趣、相互鼓舞。正是这些有血有肉、可敬可爱的角色形象,让我们感到他们是和我们一样渴望和平安定的普通人,却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时敢于拼死战斗、勇于奉献一切;正是这种来自平凡的伟大,让这份无私无畏的精神有了持久震撼人心的力量。

如果说动人的故事、鲜明的人物特色,是《长津湖》打动人的重要原因,那良好的特效技术、出色的视觉呈现,则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2年多的细致筹备,超过7万人次的群众演员参演,超大规模的服装道具、军事装备准备,超百公里的战役战术设计,甚至一些镜头,特技做了11个月才完成……身临其境的镜头跟拍、丰富逼真的视觉特效、对战斗场面的生动还原,不仅让故事有了更好的呈现,也增强了电影的艺术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今天,中国电影工业化整体水准在不断提升,这既对主旋律电影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契机。主旋律电影要传得开、叫得响,不只要有好题材,更要有好讲法。不断提升讲故事的能力和技巧,与时俱进创新制作方法、丰富技术手段,才能让主旋律电影获得更好的呈现效果。

近年来,主旋律电影作品佳作不断涌现。从《红海行动》到《我和我的祖国》,从《革命者》到《长津湖》,一批主旋律电影的“走红”,折射出观众对优秀主旋律作品的热切期待,也恰恰说明,“正能量”完全能获得“大流量”。这些作品内容不同、情节多样,却有着鲜明的共性——扎实生动的故事题材,赤诚鲜明的家国情怀,丰富出色的视觉效果。而这些故事的底本、情怀的来源、画面的重现,就是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恢弘壮阔的当代实践。这既是布满精华的故事宝藏,更是激荡人心的精神富矿。从红色历史长河中提炼打动人心的优秀题材,从广袤大地上找寻震撼人心的生动素材,让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主旋律电影涌现出来,这样的未来,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

这部上映之后全民自发宣传的电影打破了超过20项中国影史记录,多个主流媒体平台争相为这部电影报道,而《长津湖》亮眼的不仅仅是票房成绩,更多的是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评价。

豆瓣短评最高赞是“那些牺牲在冰雪中的战士,不应该被遗忘”,那些因为这场战役而牺牲的志愿军们,有些已经被接回了故土,还有许许多多的英灵停留在遥远的朝鲜,关于这场战争,我们不能忘却,也不该遗忘。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一起聊一聊,《长津湖》到底是如何成为2021年绝对不能错过的王炸电影。

一:剧组不打“无准备之仗”

和“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的影视资料有很多,但几乎全部都是欧美国家站在侵略者的角度去记录,而《长津湖》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从全景视角去倾诉这段历史的战争电影。

《长津湖》之所以会这么成功,依靠的绝对不只是某一个主演的票房号召力,也不是单个导演的实力使然。从电影的制作规模来说,《长津湖》绝对称得上“史诗级”,单单就剧本来说,军事专家兰晓龙打磨了整整五年,初稿多达13万字,在导演的建议下反复修改删减到了6万字,每位主演进组之后都要和导演还有编剧一起写角色的人物小传,不把人物的性格琢磨透,谁都别想开机!

而在拍摄时的排兵布阵上,总监制黄建新更是拿出了“玩命”的姿态,从筹备到开拍,整个剧组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前前后后有超过七万群众演员参与到拍摄过程,其中几乎所有演绎“战士”的人员全都是剧组特意请来的复员老兵,这些人摸过枪也对祖国爱得深沉,对于剧本的理解无需导演多言。

二:每个饱满的角色都曾是战场上鲜活的生命

“服从”和“等待”是战士在部队里学到最宝贵的东西,也是“新兵蛋子”伍万里(易烊千玺饰)在哥哥伍千里(吴京饰)、炮兵排长雷睢生(胡军饰)、指导员梅生(朱亚文饰)、神枪手谈子为(段奕宏饰)在硝烟弥漫子弹横飞的战场上用生命教会的道理。

除了最大程度地还原战争和历史,电影《长津湖》中出现的每一个角色其实都代表着71年前在战场上冲锋的战士。

就像是复员回家之后接到调令骑着自行车赶了一百多华里路也要一同奔赴战场的七连指导员梅生,他有文化会英语,到哪都是稀缺的人才,这场战役需要他,所以他义无反顾地奔向了战场,就像梅生说的那句话:“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

如果不是革命先辈的热血,那如今的我们可能仍然活在纷飞的炮火中。

就像是表面上暴躁又爱哄孩子的“雷爹”雷睢生,他从沂蒙山来,没在镜头里说过自己的亲人如何,热衷于当七连所有人的“爸爸”,最大的梦想就是打完这场仗认伍万里当干儿子给自己养老,可他最终还是没能活着离开这片寒冷的土地。

他不是不想活,是残酷的战争和凶恶敌人剥夺了他活下去的机会。

三:比电影更加残酷的是故事背后真实的历史

为了拍好这部等同于“纪念碑”一样的电影,军事专家和历史顾问在拍摄过程中全程坐镇。志愿军身上的棉服、胸章、绑腿全都一比一还原,枪、炮、子弹甚至连“坦克”都是剧组在国防部的帮助下造出来的,能开能走外形一模一样,耗资巨大却仍然摆脱不了因为戏份被炸毁的命运,就连《长津湖》中出现的每一次行军和战争场面,都是由导演、编剧还有军事专家一起精心设计的,绝对让人挑不出错来。

可在电影背后,真实的长津湖战役远比镜头展现得要更加惨烈。

就像人民日报报道的那样:这部电影是为了中国人那份伟大的精神而拍摄的。

根据统计,抗美援朝战争共牺牲197653名志愿军,其中单单是长津湖一战就减员48156人,在这极寒的作战环境中,共有19202志愿军伤亡、冻伤28954人,冻死在这片土地上的有一千多人,他们就是电影中那个让人喘不过来气的“冰雕连”原型。

如果说非要问《长津湖》这部电影那股强大不可摧的票房号召力是什么,我想那一定是志愿军们战无不胜的决心,还有中国人对于捍卫领土不被侵犯的那种精神。

让人怎能不恨?又怎么舍得忘记这段用鲜血浇筑的历史?

只有铭记历史,才能走得更远更稳,电影《长津湖》是对抗美援朝战役中那些战死英雄最深沉的致敬,珍惜和平每一天,愿世界再无战争!

分享或转载请并注明出处:https://news.teshi168.com/hot/12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