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热点

家有三宝(家有三宝起什么微信名)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1-11-20 21:29 阅读

家有三宝是哪三宝

第一宝:丑媳妇;很多人对这句话很是不理解,为什么丑媳妇还能是宝贝呢?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社会,不管你走哪里都有诱惑,社会中的灯红酒绿,难免会让一个人变心。再好的女人,都禁不住男人的甜言蜜语。所以,人们愿意找一个相貌一般般的,身材一般般的女人当媳妇,这样就不会担心她红杏出墙。夫妻和眭,自然也就能白头偕老。第二宝:田地;我们都是在农村生活,自然少不了田地。如果家里没有田地,那你的生活就会很困难。老人常说,在农村,你有了田地就是有了一切,有了田地,也就有了生活来源。第三宝:破棉袄;其实,第三宝用到现在的社会中,有点不实用。但是,这句话老人也是在告诉我们,不管穿什么样的衣服,只要能让我们身体保暖,衣服实用,不生病,身体健康就可以了。

家有三宝

家有三宝我的宝贝们?家有三宝我的宝贝们,是不是都特别可爱呢

我觉得我男朋友只是玩玩我,他每次对我都很勉强,我深知自己身材不好胸还小,我也一直在努力改变自己的身材,后来在淘bao搜到【百颐年葛根粉】,现在照着镜子看到自己前凸后翘很开心,现在男友看到我的变化对我爱慕不已[花心][花心][花心]

家有三宝的幸福说说

一、休息两天,带着娃满城跑。昨天大学校园,保养车,大小胖轮番逛,九点半才回到家,累瘫。今天市民中心,售楼部办手续,还限号。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轮番上阵。大小包背着,跟流落街头一样。还好,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内心都挺幸福。

二、相识年,相伴年,那年初中一年级我们前后桌,大学毕业的第二年我们便走进了婚姻殿堂,就在今年十一月迎来了我们的光棍节小宝宝。如今像热恋时一样美好,一家三口幸福美满!生活如此甚好。

三、所谓的幸福是什么样子?我想是妈妈精心准备的一桌子菜,多晚妈妈还是坚持等爸爸回来一起吃,是寒风凛冽的夜里,妈妈总是看电视等待爸爸的归来。

只要妈妈露笑脸,全家喜洋洋,十几年如一日。在我内心最快乐的日子是在破旧的老房子里,一家三口的平凡幸福。面朝夕阳吃饭,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火烧云,和小伙伴在传说中的鬼屋外抓过萤火虫,童年的回忆是美好的。今天我在厦门,在上班的路上,只有我自己。

四、每次产检他都亲自跟着,不管上班还是下夜班,我饿着肚子不可以吃饭他说他陪着我,一直到现在,今天糖耐抽了四次血,他心疼的亲吻我说老公也心疼。出了医院千嘱咐万嘱咐在车后躺着,吃饭先洗手!真的觉得很幸福,也越来越期待我们的宝宝,想我们一家三口未来会多么多么幸福和友爱!感恩节除了谢谢父母还有陪伴身边的`朋友,就是你了。

五、时隔七年的年假明天就结束了,过去的七天没有像往年一样的远行,也没有甜蜜的二人世界,确是幸福的一家三口的周边游!期待小彬子快快长大,带他看世界。1、宝宝笑了,我也笑了;宝贝哭了,我心疼了!

2、每天的期盼,就是下班回家后陪伴宝宝的时光。

3、再苦再累,在听到宝贝用糯糯的声音叫妈妈的那一刻,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4、每天下班回家,在门口叫你一声,你笑着叫着急急忙忙的爬向妈妈的那一刻,是我最甜蜜又心酸的时刻。

5、不管每天的工作有多累,回家看到宝贝的那一刻,是什么都换不回的欢喜。

6、虽时光匆匆,愿慢慢陪你长大,回忆这段童年,尽是幸福,美好~

7、父子俩的快乐时光,只要陪孩子,老孙说他的手机必须收起来,一心一意陪孩子玩,中国好爸爸哦!

8、争取以后多点时间陪孩子,快乐其实好简单。

9、一个好妈妈胜过十个好老师,抽出时间,放下手机,陪孩子阅读,在体验亲子阅读的快乐时光里,也充实了自己。

10、我的忙碌日常和温柔梦想,工作之余的亲子时光,幸福满满。1、家中的每一块砖,每一块瓦,或许都留有我的足迹,或许那是我淘气的体现,或许那是我成长的经历;不管怎样,我始终在家中,始终未曾离开,始终都被养育着。

2、孩子是爱情的结晶,父母的宝贝,家庭的宠儿,有了孩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庭。孩子让爱情更加健康和稳固,孩子让家庭充满快乐和甜蜜,孩子让爱情和家庭充满了温馨和希望。

3、我所说的“家”并不是那幢房子或那间草屋,而是那个有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的窝。家不分贫富,即使分,也是感情上的贫富。家,是幸福的源泉,离开久了,总觉得心中有些失落,无法言喻。

4、家,是外出游子不变的港湾,无需任何证件我们就可以在那里停驻,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落叶归根,也是我们不变的宿命。

5、家,是心里永远也不熄灭的灯;家,是梦里那座燃着炊烟的木屋;家,是你永远的港湾。

6、鸟儿有一个温馨的家,鱼儿有一个幸福的家,花儿有一个美丽的家,我有一个温暖的家……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家。

7、岁月的无情终挡不住父母对家的渴望,他们深知对家有一份责任,为此他们一直在默默的奋斗,在为这个家无私的付出着,二十六载的风风雨雨,见证了我家三次变迁的历史画卷。

8、家也许就是一种期盼,是每天下班后放弃一切急匆匆赶回去的地方,有时候,无论你走多远、在外过多么舒适的生活,你都会牵挂着它,即使远在天边你也会想到立刻回去的地方。

9、亲情犹如一江剪不断的春水,流动的是游子心中永远的思念;亲情犹如一丘数不尽的细沙,沉淀的是长年堆积的牵挂;亲情犹如夜空中那颗北斗,指引的是那迷路的羔羊回家的方向。

10、我的家,我的成长,我的记忆,我的欢乐,我所有的一切,都在家中得到了延长。在家中,我永远都需要家的关怀与扶养,因为我的身影不曾离开。

11、家是温馨的港湾,容纳漂泊的灵魂;家是如伞的大树,遮挡酷夏的骄阳;家是清凉的雨丝,拂去疲惫的征尘;家是永远的牵挂,珍藏幸福的存根。

12、幸福,原来是有声音的。人们总要在清醒的时候,才听的。只有理智清醒时,还能放心去爱的感情,才是值得永久珍藏的幸福。

13、家有着净化心灵的神奇魔力,家有着质朴纯洁的情怀,家有着容纳所有苦痛的巨大能量,家有着承载一切幸福的源源动力。

14、家是那么的温暖!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家——充满了幸福!

15、家,似船只停泊的港湾,似树木踏着的土地,似鸟儿停歇的巢儿,那是无论何时都会依靠的肩膀。它似花、似玉,清新淡雅,温暖四方。即使是《N次方》的,依然如故。幸福,便是心灵的家。

16、家是一把伞,帮我们遮风挡雨;家是心灵绿洲,带给我们快乐,排遣我们的烦恼;家是一盏灯,帮我们照亮前行之路。

17、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微笑着的闪着泪光的双眼;是耳边亲切的问候;是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是风烛残年的老人携手夕阳;是全家人围成一桌在中秋之夜享受天伦。【三宝】 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 from:【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说说就有很多了,就看适合不适合自己了,我比较欣赏的两句是①相识年,相伴年,那年初中一年级我们前后桌,大学毕业的第二年我们便走进了婚姻殿堂,就在今年十一月迎来了我们的光棍节小宝宝。如今像热恋时一样美好,一家三口幸福美满!生活如此甚好。②所谓的幸福是什么样子?我想是妈妈精心准备的一桌子菜,多晚妈妈还是坚持等爸爸回来一起吃,是寒风凛冽的夜里,妈妈总是看电视等待爸爸的归来。望你采纳,需要其他的还可以去翻阅有关资料吧!

家有三宝

供奉三宝是什么意思

三宝是佛教术语,指佛宝 (Buddha)、法宝 (Dhama)、僧宝 (Sangha)。佛教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三宝是佛教徒皈依的对象。佛宝是已成就圆满佛道的一切诸佛;法宝指诸佛的教法;僧宝是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僧团。佛教徒只有皈依三宝,才能真正修得解脱之道。

(一)、佛宝

佛教三宝中的第一宝是佛宝。佛意译是觉者,就是圆满觉悟了宇宙人生的实相并能指导众生皆达圆满觉悟的大圣人。成就圆满佛道,是为佛宝之条件。这可分为两方面来说:

1、佛身:于无量阿僧只劫,不惜身命,勤修六度万行圆满,获一切种智,具足一切胜妙功德的佛果者。此佛身有三:法身、报身、应化身。法身属于真身,而报身和应化身都是由法身所现起的。

2. 佛德:成就佛果的诸佛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无量心及寿命自在、神通自在等德相。综言之,即是智、断、恩三德。具足佛身、佛德的一切诸佛,才是真实的佛宝。一切诸佛,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及东南西北、四维、上下等十方成就圆满佛道的佛陀。

(二)、法宝

诸佛之教法是为法宝,此亦有三个要素。

1、以涅盘解脱,常乐我净为体性。世间种种的烦恼,犹如毒热尘秽,常使众生陷于怖畏、痛苦、不自在的境界中,而诸佛的教法就像甘露法雨,滋长一切善法种子,使众生获得清凉的涅盘解脱果实。

2、 以三十七道品为方便。即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正勤:已生之恶令断、末生之恶令不生、已生之善令增长、未生之善令生。四如意足: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七觉分:择法觉、精进觉、喜觉、除觉、舍觉、定觉、念觉。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共有三十七丈人道的修行方法,作前项清净法宝的方便助成,而能证得清净法身。

3、 以八万四千法门为调伏众生的甘露法药因为众生的根行不等,摄受的法门就有千差万别,但可概分为四悉檀教学法。循循善诱,成就了十二分教,使一切众生“闭恶趣门,开涅盘路”,得证解脱。

(三)、僧宝

依着上述诸佛之教法,如实修行的出家沙门,是为僧宝。那么何谓出家沙门?何谓如实修行?沙门,为梵语音译,原指一切出家修行的人,不论佛教或外道,都称做沙门,此处专指佛教的出家众为沙门。如,是契合。实,是真实。真实的教法,能契合真实的道理,依此修行,便能断一切诸恶,摄一切诸善,就是如实修行了。

扩展资料:

三宝的名称、种类虽多,但归纳起来不外有三:

1、最初三宝:又称「根本三宝」、「最初三宝」。皈依佛,以释迦牟尼佛为老师;皈依法,以佛陀所说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真理为老师;皈依僧,以最初随佛陀出家的五比丘为老师。修行佛法的目的是在增长智慧、自利利他。所以三宝具足的重要性之于佛教徒,正如鼎有三足,缺一不可。

2、住持三宝:礼一切诸佛佛像为佛宝,一切诸法经典为法宝,一切出家僧众为僧宝。以舍利及佛像等为佛宝,以示住世不绝;以贝叶文字为法宝,即今之大藏经、一切经等,以示住世不灭;以剃发染衣僧为僧宝,以示佛法之不断。

3、自性三宝:皈依佛,人人皆有如来佛性;皈依法,人人皆有平等无差别的法性;皈依僧,人人皆有般若清净的身心。一切无漏之教、理、行、果为三乘之法宝,一切住向、住果、住道等三乘之圣众为僧宝。

此三种三宝实乃一体,因为有最初三宝,于是有住持三宝;有住持三宝,才知道人人皆有自性三宝。所以,皈依三宝者,其实就是肯定自己、认识自己、依靠自己。所谓「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这才是皈依三宝的真正意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道礼仪中皈依三宝指的是什么佛教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三宝是佛教徒皈依的对象。佛宝是已成就圆满佛道的一切诸佛;法宝指诸佛的教法;僧宝是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僧团。佛教徒只有皈依三宝,才能真正修得解脱之道。

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有详细说明,有五百长者请问佛陀:“世尊,我等今日闻佛法音,得悟三宝利益世间,然今不知以何义故,说佛法僧得名为宝,愿佛解说显示众会及未来世敬信三宝一切有情,永断疑网得不坏信,令入三宝不思议海。”

扩展资料:

供养三宝有三种布施:

意指深入经藏,信解受持,流通法宝,利益群生;在《菩萨善戒经》卷一亦提到说帮人写经或助印经书,亦是一种布施;又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法供养包括了以身作则,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之外,同时还要代众生苦,勤修善根,可谓是自觉觉他,觉行才能圆满。

以世间种种珍宝、金银财物等来庄严坛场、护持正法。

三、无畏施

是为了护持佛法,坚持真理,不惜生命,卫护圣教。

有相布施是在行施时,有原因、有目的而做的善事,这样行施者,才能证悟到三轮体空的境界,这种无相功德之大正如金刚经所说:“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三宝 (佛教术语)佛教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三宝是佛教徒皈依的对象。佛宝是已成就圆满佛道的一切诸佛;法宝指诸佛的教法;僧宝是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僧团。佛教徒只有皈依三宝,才能真正修得解脱之道。

佛教三宝中的第一宝是佛宝。佛是梵文佛陀音译的省略,意译是觉者,就是圆满觉悟了宇宙人生的实相并能指导众生皆达圆满觉悟的大圣人。

佛宝就是已成就圆满佛道的一切诸佛,圆满佛道主要有佛身和佛德两个条件:

1、佛身是指于无量阿僧祗劫,不惜生命,勤修六度万行圆满,获一切种智,具足一切胜妙功德的佛果者,包括法身、报身和应身。

2、佛德是指成就佛果的诸佛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无量心及寿命自在、神通自在等德相,包括智德、断德和恩德。

佛教三宝中的第二宝是法宝,法宝是三宝的核心。法是梵文音译达摩的意译,意思是佛教的基本义理。所谓法宝是指诸佛的教法,主要以释迦牟尼的教法为主。

法宝主要有三个要素:

1、以涅槃解脱、常乐我净为体性;

2、以三十七道品为方便;

3、以八万四千法门为调伏众生的甘露法药。

佛教三宝中的第三宝是僧宝。僧是梵文音译僧迦的省略,意译是和合众、法众,一般指出家四人以上所组成的僧团。僧宝就是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僧团。

僧宝可分为义僧、贤圣僧和福田僧三种:

1、义僧是指诸佛如法而住于世间,随众生的机缘和悟境显现差别相,而其实相不可亲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不可思议,为一切众生的良佑福田;

2、贤圣僧是指道位以上的贤圣,小乘佛教中是指证得初果以上的境界,大乘佛教中是指初发心住以上的菩萨;

3、福田僧是指在凡夫位的出家沙门,虽然未证道果,但亦能庇荫众生,能给予众生安稳快乐。

佛教术语中的“三宝”有两种,一种是指佛宝?(Buddha)、法宝?(Dharma)、僧宝(Sangha)称作住世三宝;一种是指觉、正、净称作自性三宝。

六祖坛经曰:‘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

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宝(佛教术语)佛教里把供养分为三种:

一是利供养,即鲜花、香火、灯明、饮食、资财的供养。

二是敬供养,即礼敬、朝拜、赞美、歌颂的供养。

三是行供养,即警奉三宝,受持戒律,修行善法的供养。又称为财供养、法供养,观行供养。供养菩萨实际上为佛陀和宣扬佛法服务的菩萨。常画在佛座下面或胁侍菩萨、佛弟子的两边。姿势有站,有坐,有蹲、有跪,形象众多。

如奏乐菩萨、歌舞菩萨、献花菩萨、敬香菩萨、燃灯菩萨、跪拜菩萨、持经菩萨、赴会菩萨、听法菩萨、思维菩萨,禅定菩萨等都可以说是供养菩萨。供养菩萨不像胁侍菩萨有一定的法相和手印规定,画家们可以任意创造,所以供养菩萨的形态比胁侍菩萨多,数量也比胁侍菩萨大。

扩展资料:

供养菩萨,中修行层次低于胁侍菩萨,为佛陀和弘扬佛法作供养的菩萨。

供养菩萨指供养者的外貌特征为菩萨状态,即着菩萨装,戴宝冠,供养菩萨在供养者中处最高地位,往往在雕刻画面安排上更加接近于佛陀,或者被安排在洞窟中较为显赫的位置。

《供养菩萨》是248窟中最具艺术价值的壁画, 这些供养菩萨手捧鲜花奉佛, 花叶用笔流畅, 裙子晕染繁密, 画面表现出一种从北魏向西魏过渡的特殊风格。

这些壁画大量使用铁线描, 用土红线打轮廓, 石青色晕染明暗面, 再赋色, 最后用墨线提醒, 晕染主要采取西域式凹凸法, 即以明暗关系表现立体感, 富有光影效果。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供养菩萨三宝是佛教术语,指佛宝 (Buddha)、法宝 (Dhama)、僧宝 (Sangha)。

(一)、佛

成就圆满佛道,是为佛宝之条件。那么圆满佛道是什么呢?这又可分为两方面来说:

1. 佛身

于无量阿僧只劫,不惜身命,勤修六度万行圆满,获一切种智,具足一切胜妙功德的佛果者。此佛身有三:法身、报身、应化身。

法身是诸佛的清净无漏功德所依,为真如实相的理体,常住不灭。

报身是诸佛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显现相好庄严的身相。

应化身是诸佛以不思议神通力,为了因应一切众生的机缘,随类变化,示现六道,摄受一切众生于佛法生深信乐,逐渐证得道果的身相。

法身属于真身,而报身和应化身都是由法身所现起的。

2. 佛德

成就佛果的诸佛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无量心及寿命自在、神通自在等德相。综言之,即是智、断、恩三德。

智德,指佛的智慧圆满。

断德,指佛能断尽一切烦恼惑业。

恩德,指佛有救度众生的大愿大能。

具足佛身、佛德的一切诸佛,才是真实的佛宝。一切诸佛,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及东南西北、四维、上下等十方成就圆满佛道的佛陀。

(二)、法宝

诸佛之教法是为法宝,此亦有三个要素。

1. 以涅盘解脱,常乐我净为体性

世间种种的烦恼,犹如毒热尘秽,常使众生陷于怖畏、痛苦、不自在的境界中,而诸佛的教法就像甘露法雨,能除灭一切毒热尘秽,滋长一切善法种子,使众生获得清凉的涅盘解脱果实。

2. 以三十七道品为方便。即

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四正勤:已生之恶令断、末生之恶令不生、已生之善令增长、未生之善令生。

四如意足: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

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五力: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七觉分:择法觉、精进觉、喜觉、除觉、舍觉、定觉、念觉。

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共有三十七丈人道的修行方法,作前项清净法宝的方便助成,而能证得清净法身。

3. 以八万四千法门为调伏众生的甘露法药

因为众生的根行不等,摄受的法门就有千差万别,但可概分为四悉檀教学法。

世界悉檀:即运用世间凡夫的思考方式、感觉、观念等解说佛法的知见,使一般世俗人也能随顺修行,如说持五戒十善可以往生善道,造五逆十恶便下堕三涂等。

为人悉檀:即依据众生各别的根机和能力,因材施教,令其生起善根,而逐渐的悟入佛法正知见。

对治悉檀:即针对众生的烦恼、应病设药,如对治贪欲修不净观,对治慎恚修慈心观,对治愚痴修因缘观,对治昏散修数息观,对治我执修界分别观,对治业障修念佛观。

究竟悉檀:即破除一切的言说、文字,直显诸法实相的理体,令利根众生顿悟第一义。

前三种为权教,后一为实教,循循善诱,成就了十二分教,使一切众生“闭恶趣门,开涅盘路”,得证解脱。

(三)、僧宝

依着上述诸佛之教法,如实修行的出家沙门,是为僧宝。那么何谓出家沙门?何谓如实修行?

沙门,为梵语音译,原指一切出家修行的人,不论佛教或外道,都称做沙门,此处专指佛教的出家众为沙门。如,是契合。实,是真实。真实的教法,能契合真实的道理,依此修行,便能断一切诸恶,摄一切诸善,就是如实修行了。而僧宝也可略分为三种:

义僧:即诸佛如法而住于世间,随众生的机缘和悟境显现差别相,而其实相不可亲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不可思议,为一切众生的良佑福田。

贤圣僧:为见道位以上的贤圣。若在小乘,指证得初果以上的境界,大乘指初发心住以上的菩萨。

福田僧:指在凡夫位的出家沙门,虽然未证道果,但亦能庇荫众生,能给予众生安隐快乐,所以为众生种福田的处所。

(四)、其它说法

1. 另外在大乘起信论中,所说的佛、法、僧三宝,涵义亦与上述说法相同:

佛宝:“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形容佛智、佛身、佛德。

法宝:“及彼身体相,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形容法身体性为真如平等,不增不减,又具足无量恒沙功德,能满足一切净法,使众生获证涅盘,离苦得乐。

僧宝:“如实修行等”。指一切依法如实修行的贤圣僧与凡夫僧。

2. 其次在现有的文字历史上,曾有释迦牟尼佛应化于世间,为一切凡夫众生亲见佛身;有佛所说的教法,及依法出家修行的僧,称之为“化相三宝”。

3. 后来凡夫误以为佛已入灭,不再重履世间、便作种种的佛相,如木雕、泥塑、纸绘、石刻等,以供礼敬;结集佛的教法载于典籍,以供流布;依此典籍教制而出家,自行化他,使得正法常住于世间,称之为“住持三宝”。

然而,实际上三宝本就常住不灭,惟依众生根行机缘及证道的层次,其感得的三宝自然有所差别了。换句话说,化相三宝永远存在,住持三宝却有可能随着时代变迁而湮没,但如住持三宝中的僧宝有一人成佛,就成为化相三宝了。

1、佛法僧三宝有六种类别:即:(一)同体三宝,又作一体三宝。谓佛法僧名虽有三,然体性是一。即三宝同以净法界真如法身为其体。(二)别体三宝,又作别相三宝、化相三宝。谓三宝之体相各别,非为一体。佛以三身佛为自性,五蕴之假者及法身亦随其所应,皆名佛宝;法以三乘无漏所摄之教法、理法、行法、果法等为自性;僧以三乘之圣众,具足理事之和者为僧宝。(三)一乘三宝,谓一乘所有之三宝,即不定种性之方便所修。以究竟之法身为佛宝,一乘之法为法宝,一乘之菩萨众为僧宝。(四)三乘三宝,谓通于以三乘之三宝为所归之体。即为三乘者所现之佛之三身为佛宝,三乘之法为法宝,三乘之众为僧宝。(五)真实三宝,谓依三乘真实之教旨,而论同体、别体、一乘、三乘等所有三宝之实义。即以三身为佛宝,一切无漏之教、理、行、果为三乘之法宝,一切住向、住果、住道等三乘之圣众为僧宝。(六)住持三宝,以舍利遗形及木像等为佛宝,以示住世不绝;以贝叶文字为法宝,即今之大藏经、一切经等,以示住世不灭;以剃发染衣为僧宝,以示流通佛法。

2、三宝威德:

三宝的威德十分殊胜,它能使一切众生远杂苦恼,破除邪见恶念,消减无始以来种种的我执习气,是世间的明灯,真正的皈依处。三宝的威德,无法用语言文字形容,亦且不可拟议思量,其理有:

1. 能破恶业障道

未皈依三宝之前,人生犹如大海中的舟船,缺乏导航的人和罗盘,必将漂流沉没,永远没有靠岸的时候。一切众生被烦恼系缚,流转于三界六道,无有穷尽,现在借着皈依三宝的胜缘,产生了防阻恶业的势能,逆流而上,一念始觉生起,分分除断烦恼,如舟船喜获导航人和精密的罗盘,终于安隐的航入港湾。

2. 能获佑加持

因众生于生死中,常遭遇许多苦难,不能自拔,就像被狂暴的怨贼所侵害,无法逃脱而心生恐惧,现在皈依三宝,依怙三宝功德的护佑加持,使苦难怨贼舍怨心顺,不复作出损害诸事,而令众生吉祥安乐。

3. 能除邪见恶念

众生不能解脱的原因,是由邪见恶念不除,不断的造出新业,如贫苦的人又不勤奋营生,致贫上加贫,潦倒一生,而三宝是蔽衣内的明珠,适时解除危厄,令众生欢喜踊跃,重新振作,于是翻邪归正,断恶修善,达成转迷成悟的道果。

4. 能消减我执习气

无始以来,一切众生因一念无明不觉,执取身心为我,复由此我执的起念造作,累积无量无数的习气,形成了六道轮转的势能,今由皈依三宝,而将此我执消溶,习气减除,使得身心清净,觉性显发。

3、皈依三宝:

所谓‘进入佛门,应先皈依三宝。’如前所述,三宝既是佛法的总纲,所以凡是修学佛法,应先皈依三宝。这就好比学生要到某个学校读书之前,必须先办理入学手续一样。从佛教的立场,皈依三宝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自称佛教徒,或已开始修学佛法,却不愿皈依三宝,就像是有了人身,却不承认此身由父母所出,可谓十足的大邪见,终将堕入三涂恶道中。因此进入佛门与皈依三宝,是密不可分的。而皈依三宝,则必须心诚意正,坚信自身亦可成佛,然后发大誓愿,精进修行,如此才能与三宝的精神相应。

从三宝的内涵及其威德来看,可知皈依三宝并非只是形式上的皈依,而是从彻底的仰信出发,并深切体会三宝确为世间最珍贵的宝物,能令众生出离生死,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故在心态上,必须做到心诚意正,相信自身具足佛性,亦可成佛。因此皈依时的至诚恳切,把自己的身心归向三宝、融入三宝,是十分重要的。

是故由信心生爱敬,由爱敬而皈依,“信解观察,供养皈依”,是上求无上佛道,最初一念照破无明痴暗的觉性作用。这个觉性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佛性。那么,由相信、认识自心佛性,到修行成佛的思惟,应当是如何呢?在《观无量寿经》上有提到: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是故,观十方诸佛成就的条件,必先由观自心佛性的成就开始,这才是皈依三宝的本意:皈依自性三宝。六祖坛经所谓“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即说自性中蕴含三宝的理,如一念迷,自性三宝不能显发,就是凡夫。一念悟,自性三宝全体显发,就是佛。因此一切修行均应“销归自性”,见性,即成佛道。

在皈依的方式上,首应发大誓愿,然后精进修行。大誓愿即四弘誓愿,是依观察四谛的真实,怜愍一切,起大悲心:

1. 众生无边誓愿度:观察世间诸苦的逼迫,欲令一切众生出离苦海,即“未度苦谛,令度苦谛”。

2. 烦恼无尽誓愿断:观察诸苦都由烦恼所招感,欲令一切众生永断烦恼,同获解脱,即“未解集谛,令解集谛”。

3. 法门无量誓愿学:为了自行化他,应遍学一切法门,即“未安道谛,令安道谛”。

4. 佛道无上誓愿成:自行化他的究竟在于证得涅盘安乐的境界,即“未证灭谛,令证灭谛”。

此发四弘誓愿,又名发菩提心,若此愿心不发,则道业将不坚固,容易退失疑悔。依此大愿心的驱使,沉浸于“法”的喜悦中,精进修行五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

此五门足与三宝的精神内涵相应,成就了“修证三宝”—体证真如法性,得一切种智,为佛宝。具足万行法门,为法宝。清净自在,为僧宝。如此,才真正得到三宝的利益。

分享或转载请并注明出处:https://news.teshi168.com/hot/47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