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热点

老子的“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说明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说说你的看法

来源:leniuniu 时间:2022-08-06 06:08 阅读

究其原意,还应把这句话放到整篇《道德经》大背景中去理解。

巜道德经》是讲闻道、修道、得道的经典。

白,应理解为显相的,显化的。

黑,应理解为隐相的,未显化的。

显相的、显化的,是人的感官能感受到的。

比如,能看到的,能听到的,能嗅到的,能尝到的,能触到的,能想到的。

隐相的,未显化的,是人的感官不能感受到的。

比如,看不到的,听不到的,嗅不到的,尝不到的,触不到的,想不到的。

显与隐是对应的。

能看到的,显化的,是有形状有色彩的,看不到的,未显化的,是无形状无色彩的。

但恰恰是有无形状、无色彩的作为背景,我们才得以看到有形状、有色彩的。

能听到的是声音,听不到的是无声音。但恰恰是有无声音作为背景,我们才得以听到有声的。

其余尝、触、想皆是如此。

知白,即知道这些显相的、显化的。

守黑,即是知道这些隐相的、未显化的,并且守之。

需要重点强调的是,要了解,显相的是因隐相的而产生。

声音来源于无声的寂静,有形来源于无形的虚空。

显相的,是显化的,是运动的,是变化的,是有生有灭的。

隐相的,未显化的,是静止的,是恒常的,是无生无灭的。

知白守黑,主要讲的是守黑。

守黑的前提是要知黑。

黑是隐相的,是未显化的。

知道了什么是隐相的,什么是未显化的,我们才知道守什么。

现在应该清楚了,守黑就是守虚静。

就是老子在巜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讲的: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为什么要守黑呢?

这是关键之处。

整篇《道德经》都是在讲怎么闻道、怎么修道、怎么得道。

老子在这里告诉我们,守黑就是修道要诀,就是《道德经》首章里讲“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

在这里可以做一个小节:

守黑就是守虚静,守虚静就是天下修道的模式,按照这个模式修道,因道而彰显的恒德就没有差错,就能够归于无极,修成大道。

(请看老子对“知白守黑”的完整表述:“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道德经》二十八章)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想要彻底参透这句话的意义,必须要抓住这句话的启示来源。

首先,白从哪里来,白从光中来,白光嘛!光从哪里来的呢?光从物质燃烧中来,没有了光,任何物质都是黑色,即道德经首篇之:有与无,同出而异名。玄之又玄。这里就点明了,物质与空间,共同存在于整体宇宙空间内,只是名称不同而已,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黑暗的又黑暗的。其次,有了物质燃烧产生的光,才能甄别黑白颜色,才能呈现多姿多彩的世界。所以,必须守住黑色的物质,才能继续有光发生的源头。这个称之普天下之范式。理解道德经,必须要抓住,道德经中的德,名,有,朴,前后无动词的,都是特指物质的。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作为哲学术语,能适用很多实用领域,如:养生,军事,明辩是非。等等。因其是从事物的本质出发来思考问题,而非从人为意识出发来看待问题,道德经中非常反对礼的,指明礼为忠信之薄,很是符合俗语:人情似纸,张张薄。

谢谢邀请,“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这个从我们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是对性情的调和,我们经常讲一个人要有修养,而修养的源头,正是这个“知其白,守其黑。”

这段话,出自《道德经》第二十八章,这一章的内容,整个讲的,就是一个人从气质到心性,再到言语行为的一个系统性的修养过程,二十八章的全部内容如下: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分别为“天下溪”、“天下式”、“天下谷”、“不割”。

天下溪

“天下溪”是指天下溪流的归宿,其实就是指的大海,所谓“百川归海”嘛,这个很容易理解,“天下溪”唯一不同于众的特点,就是它够低,“低”,站到文化的角度看,就是谦卑,这是毫无疑问的。

我们知道“雄”的含义是强劲有力,具有爆发性,而“雌”则正好相反,温柔安静,具有包容性,这样打开一看,整个意思清清楚楚,我们既要有气魄,又应具包容,这样才能天下归心。

“常德”,“常”是指永恒,“德”是指功德,所以“常德”就是永恒的功德,一个人既敢于开创,又谦卑包容,这样的人,想没有功德恐怕都不可能,所以讲“常德不离”。

天下式

“天下式”是指天下的模范,或者讲榜样,或者讲标杆等等,都可以,“天下式”不同于众的特点,就是周全,这样方方面面才都挑不出理,才能让天下信服。

“白”是指光明,经常来形容善,“黑”则是黑暗,经常形容恶,我们经常讲这个人“心太黑了”,就是指这家伙心眼太坏,做人不地道。

这里面还有一个关键的地方,就是这个“守”字,“守”可不是指的坚守,而是指看守,要看住它,别让它翘尾巴,“守其黑”,就是指要把内心的恶念给看住了,守严实了,别让它动不动就出来自己自己惹祸。

“不忒”就是不出差错,“常德不忒”就是指不要造成功德上的亏损。

总结

后面的内容因为和问题无关,所以就不多卖弄了,总之,所谓的修养,并不是挂在嘴上讲好听话的,而是要找到突破口,实实在在的去做,要把真正的境界提上去,有些事之所以只是停留在嘴上,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践行的方法。

其实也不是没有方法,只是我们没有做“天下溪”、“天下式”的追求,放不下架子,低不下头,这就造成了我们的口才越来越好,修养越来越差的现实情况,所有这些,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反思。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语出《老子》第二十八章。

字面意思好懂——深晓光明的显赫,却甘居幽黑的暗处,愿为天下的榜样。

“式”,王弼《注》:“模则也。”

但深究,就必须将此语和全章联系起来理解了。

第二十八章,老子阐述了他的“知雄守雌”理论。

“雄”,是雄刚、外显、不折不挠。“雌”,是雌柔、内敛、虚怀若谷。

老子在此章中,连用“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三组文字,讲述了他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认知,也阐述了他对天下治理的观点。

老子与孔子基本同时,年龄稍长。他又长期担任周王朝藏室之史,饱览群书,纵观天下,这些阅历是孔子也不可比的。

春秋战国之交,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天下已然大乱。凡有思想有抱负之人,难免不对时局和治理策略有自己的思考。

孔子和老子,显然都对当时的混乱局面不满。但两个人的思考之后,得出的解决办法是截然不同的。

孔子认为,必须“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的宗法和礼制秩序。

老子则认为,要“返朴归真”,才能天下大治。

据此,老子认为,“圣人”和“官长”,都应该“复归”,就是第二十八章三次提到的“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圣人”,即指天子君王,又指所有有道德追求的“文化人”。“官长”,就是诸侯和士卿大夫的各级贵族。

所以说,第二十八章,既是老子的个人道德修养主张,也是他的“政治学”主张。

(《老子》汉简)

全章文采斐然,哲学味道奇浓,内涵深奥隽永——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xi)。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e),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王弼《注》:“雄,先之属;雌,后之属也。知为天下之先也,必后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也。谿不求物,而物自归之。婴儿不用智,而合自然之智。”

“谿”,可以理解为深谷中的水道,纳百溪而成川。亦可理解为“蹊径”之“蹊”,仍然是“道”。

“忒”,王弼《注》:“差也。”“常德不忒”,美德永不丢失。

“无极”,王弼《注》:“不可穷也。”“复归于无极”,回到无穷无尽的真理之境。

(《老子》帛书)

第二十八章译成白话如下——

深谙雄强重要,却甘居雌柔地位,愿为深谷中的河溪。原作深谷中的河溪,美德永不离弃,复归如纯真的婴儿。深晓光明的显赫,却甘居幽黑的暗处,愿为天下的榜样。愿为天下的榜样,没得用不丢失,复归到无穷的真理。深知荣耀的尊贵,却安守卑微的位置,元坐天下的山谷。愿做天下的山谷,美德就永远充盈,复归到自然的真朴。真朴分别制成器物,圣人用其成为众人的领袖。所以,完美的体制浑然如一

关于此章,有人认为是经过后人修改过的。但目前从《庄子》《仪礼》,特别是近年出土的汉简、帛书看,文字顺序或有变换,但总体内容应没有大的讹变。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客观外在的世界,阴阳相隔、黑白分明、荣辱与共,而作为圣人,则能够全面地知晓和掌控这些对立的要素,不离、不特、不亏,从而达到天真无邪、圆融自在、质朴无华的境界。反之,离之、特之、不足之,那么世间万物就都变成了具体而有形的器物,一切事物都变成了有功用的东西而已。——世间大道,不散不离,惟无用之用,惟无为之为!

老子劝圣——食母贵德,无为而无不为!

01

关于”经典”读法的一点感悟

读文言经典,忌断章取义。如读《道德经》中的某个章句,宜置其于上下文乃至全文中去,前后联系起来,理解,方可靠近作者原意初衷。

从老子所处时代背景(春秋乱世)、学术职责本位(学不出官)及其大义凛然(言必天下)等视角考察,《道德经》主要是写给当政者(当世或后世的王侯君主们)的劝圣文。它是”劝圣”谏言,是”明君”良训,是”治世”药方。

因此,《道德经》作为老子三观透底、主张亮相、醒言劝世之作,必然观点鲜明,不吐不快,言无不尽;为了讲明白道理(道与德之理),故或深入浅出,抽丝剥茧,或层层递进,彻头彻尾。

由此,对于主张述而不作的老子、孔子等春秋战国思想大师们而言,他们难得一见的传世之作,自然是字字珠玑,句句得体,一字之差,谬以千里,一句只差,面目全非。更何况从竹简铭文的文言时代流传下来的这些经典,若无一定的文言基础,若不适当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若不尽量揣摩作者文以载道的写作初衷,仅凭断章截句的只言片语,又何以明其主旨,了其要义,悟其真谛?

02

关于问题中本句的具体理解

先看上下文:

老子《道德经》第28章全文:

知其雄①,守其雌②,为天下溪③。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④。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⑤,为天下式,常德不忒⑥,复归于无极⑦。知其荣⑧,守其辱⑨,为天下谷⑩。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⑾。朴散则为器⑿,圣人用之,则为官长⒀,故大制不割⒁。

其中有关注释如下:

①雄:比喻刚劲、躁进、强大。 ②雌:比喻柔静、软弱、谦下。 ③溪:沟溪。 ④婴儿:象征纯真、稚气。 ⑤式:楷模、范式。 ⑥忒:过失、差错。 ⑦无极:意为最终的真理。 ⑧荣:荣誉,宠幸。 ⑨辱:侮辱、羞辱。 ⑩谷:深谷、峡谷,喻胸怀广阔。 ⑾朴:朴素。指纯朴的原始状态。 ⑿器:器物。指万事万物。 ⒀官长:百官的首长,领导者、管理者。 ⒁大制不割:制,制作器物,引申为政治;割,割裂。此句意为:完整的政治是不割裂的。

该章的完整译文如下:

”深知什么是雄壮刚强,却能安守雌柔的状态,如同甘愿做天下的溪涧。如果甘愿作天下的溪涧,那平日就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德性,久而久之,就能回到像婴儿一般的状态,纯粹而又生命力旺盛。

深知什么是光明磊落,却忍于被误解的暗昧状态,如同甘愿做天下的楷模。如果甘愿做天下的模楷,那平日里的德性就不会有太多差失,长此以往,就能领悟那些貌似不可穷极的真理。

深知什么是荣耀显赫,却安守于卑微屈辱的地位,如同甘愿做天下最低下的川谷。如果甘愿做天下最低下的川谷,那平日里的德性就会始终保持丰满,久而久之,就能达到纯真简朴的状态。若能将这种纯真简朴的追求推广开来,那就等于获得了一种十分有用的方法,得道的君主往往采用这种方法,形成一种治理的特长,以确保其政局完善统一而不至于四分五裂混乱不堪。”

通过以上逐字逐句翻译,我们可以明确理解到:

老子在这一章中,着重讲的是,作为一个统治者,如何尊道贵德、克己修身、以身垂范,以达善治与良政目标的根本方法。

03

从对此句理解所引发的思考

千百年来,《道德经》是后世人们理解老子思想的基本依据。有的人将注意力集中于老子的”道”,认为其深不可测,妙不可言,或玄而又玄,不知其所以然。另外一些人则强调,老子思想的核心是大道至简、无为而治。还有一些人则坚持认为,老子的价值主张是强调个体逍遥,完全消极出世。

笔者并不否定上述有关老子思想的种种理解。但是,当我们摆脱当下现实语境,将思考的场景,有意识地穿越到老子所处的时代背景,设身处地去揣摩老子留下5000余言《道德经》之良苦用心,或许就能获得一些更为贴切的理解与把握。

第一,《道德经》的重心是”德”而不是”道”。

实现圣人之治是老子的政治抱负。老子从各个角度去说治国的道理,《道德经》的大部分章节,或举例,或推理,最终落脚点都是”是故圣人”或”圣人”该如何如何,核心论点是圣人之”德”,或说圣人如何去以德治国。照此提示,读者再返回去读《道德经》,或许会有另一番感悟。

第二,老子借”道”言”德”。

老子从世人普遍尊重天地自然不可违这一常理共识出发,抓住”道”这一核心概念,通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逻辑递进推理,从而先入为主地树立起”道”的无可置疑绝对权威性,甚至不惜以”吾不知其名,强制曰道”来堵住悠悠众口,目的是既要树立道德绝对权威,又要打消人们去质疑、去纠缠于”道”的念头。

至于老子也从不少角度去论述”道”的特征和表现作为,目的则是由道而德,借”道”的客观性和权威性,间接阐明”德”的重要性和宝贵性。

第三,老子借道言德而说理,旨在劝圣人以德治天下。

《道德经》第70章往往未被重视: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被褐而怀玉。

这段话可理解翻译如下:

”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正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么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美玉。”

老子在《道德经》快要结尾的时候,以非常明确的语言告诉世人,他所讲的道理,并非什么玄而又玄、深奥难懂的哲思玄学,而是浅显易懂并简单易行的朴实道理。原因何在?

老子的提示是——不”食母”。

《道德经》第20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欲)异于人,而贵食母。

不顾篇幅,我们理解翻译这一章如下:

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嬉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漂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我的想法之所以与人不同,关键在于注重事物的根本,把握了其中的“道”啊。

可见,老子整篇《道德经》,无非是要劝当政者要守住自己的本职(务本),从大处着想,从根本问题着手,善谋战略,善于顶层设计,而不要越级干预太多(无为,不妄为);要尊道贵德,自我克制,修得玄德,以德服人,为而不持,天下为公,方可实现天下良治的”无不为”。

至此可知,老子著《道德经》,目的只有一个——奉劝明君效圣,食母贵德,以德治天下,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出自《道德经》。这句话体现出,老子典型的朴素、辩证法思维,体现出的是中国式智慧。

明白什么是白,也就是什么是正道,什么是正确的、可以做的,谨守着不堕入黑暗,不要坠入邪恶,去做坏事,这是为人处事立身天下的定式、基本守则。了解自身的清白,却坚守自身的昧墨,甘于做天下的低谷,才能永操内德的充实,而回归于浑朴。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是说知道光明,却安于暗昧,这就如同天下的山谷。“知雄守雌”不能忘记要先“知雄”,比方说,你在待人接物中,当然要表现出随和、亲近、大度的方式,即使别人欺负你,你也需要稍微忍让一下。但是,你的忍让不是怕他,不是毫无原则的屈从于他。如果他做得太过分了,把你逼到绝境,突破你的底线,这个时候,你的“雄”应该就要爆发。

“柔弱胜刚强”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曾说“骨弱筋柔而握固”,这句话是说初生的婴儿,筋骨虽然柔弱,但是拳头握得很牢,还有“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你知道什么是刚劲,但是你不要随时表现出来,而是要表现出柔弱的姿态来,天下的溪水,表面上是非常柔弱的。

就像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国际生态发生巨大变化,邓小平同志及时地提出“韬光养慧”政策,埋头发展。经过三十多年,获得了今天不可逆的国际地位。这是邓小平同志,对古代智慧的灵活应用。

当修功者的功德感知了体内外的明白的情景时,这时的意识不应去追求,而是安守于虽知但不辩解的暗昧。这样元气就会将自身小天下的经络冲开,将身上的病气污秽擦拭得干净并予以滋养,只有这样常存的功德能力才不会出现差错而归于中和无极。

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再大一点天地,宇宙,世间万物,莫不离黑与白,再转到修行中,阴与阳,白为阳,为人身,黑为阴,为元神,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懂得阴与阳,黑与白平衡才合乎大道。

老子知白守黑出自《道德经》28章,据陈鼓应,高享,易顺鼎,马敍伦,张如松等学者和专家研究结论,本章第七句之后的五句是后人”妄增”和“窜改”,我認为言之有理。故删去,按陈本抄28章经文如次。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復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何谓雄?强也,刚也。

何谓白?明也,纯也。

何谓雌?柔也,弱也。

何谓黑?冥也,昧也。

老孒認为天下万物皆动,动的路经(道)必定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强极必亡(无)。如此循环,不可逆转。由于此,强一动,亡矣。白一动,污矣。雌一动,惭至强(雄)矣,黑一动,渐至明(白)矣。

何以如此?雌居下,居下如谷,如谿。因其旷,因其低,天下之势尽归之,尽藏之。

”白”,彰显,不能容他物,所谓皎皎者易污也。天下之物既不能容于”白”,必尽归于”黑”。于是天下之力尽归德(德者,得也)于雌或黑”。”雌”与”黑”尽得天下之力。故如”婴儿”之未孩,如木之初发(朴)”,具有了强劲的生命力。(精之致也,和之致也)走向”雄强”,”光明”而无敌。

由此观之,本章老子讲的是“道之用”。即知道了天地万物運行的规律(道,路径。),按规律(道,路经)求所得,焉有不得!

立身于”雌”,”黑”,”无为”而可得”雄,得白。此之谓”无不为”。

由此观之,老子的思想不是什么因循守旧,而是极积的,向前的。正如老子讲的”曲则全,枉则直,窪则盈,蔽则新”。置身于”曲,枉,窪,蔽”,不是目的,是为了获得“”全,直,盈,新”。这就是老子讲的“反也者,道之动也,(规律)弱也者,道之用也”。(利用规律)

至于何以为”朴”,”朴”何以散为”器”。注家从未讲清,我有一说,留待有机會专述。

分享或转载请并注明出处:https://news.teshi168.com/hot/5059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