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节,也叫元宵节。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出自北宋古文运动的代表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全文如下: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1、元夜指元宵节的夜晚。
2、用对比的手法表达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情感。
3、与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有异曲同工之妙。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这首元夜念旧的诗为欧阳修所作,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最为脍炙人口。
元夕、元夜是一个意思,指春节以后第一个圆月,即正月十五,又称元宵节、上元节,是中国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节在我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朝,那时元宵节刚起源。
汉武帝时,将最为重要的“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而后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就将元宵节定为重要节日。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习惯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长久以来,人们有在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的习俗,故元宵节常有灯市,又叫灯节。
从诗名及首句中的“元夜”我们已经知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的就是元宵节。而且,从此句中可以看出,黄昏刚至,月亮已经挂在柳树梢头,说明是满月或满月前后几日,这也与元宵节满月的特点相符合。
就是在这样的节日里,诗人邂逅了佳人。
宋朝时,宵禁制度瓦解。元宵节上,闺中少女也可以自由出来赏玩。
花市上灯火通明,花灯撩人眼,人流如织,诗人穿行在人群中。
猛然抬首发现月亮悄悄爬上柳梢头,心爱的人正站在柳树下,约自己黄昏后共诉衷情,不自觉红了脸颊。
上阙写出了恋人在柳树月影下情话绵绵,两情依依的浪漫场景,美好而朦胧。
但时隔一年,诗人又去元宵灯会。
月亮依旧早早爬起来,花灯依旧缤纷多彩,游玩的人依旧挤挤攘攘。可是,去年的佳人却不再了。
诗人用今昔对比来抒发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去年多快乐,今年就多伤怀。良辰美景,伊人不再,又有什么欣赏的心思呢?他不禁悲从中来,落下两行清泪。
此诗读来,跟“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
爱情虽美,但同时间一样,容易流逝,所以我们要用心经营,努力与心爱的人一生一世一双人,才会不留下诗人一样的遗憾。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词一说作者是欧阳修,一说是朱淑真。
朱淑真南宋多情的才女和美女,与李清照齐名。南宋初年时在世,相传为朱熹侄女。朱淑真为官宦人家的千金,家境富裕。从小聪慧,博古通今,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尤擅长诗词,有《断肠集》存世。
词中的元夕,元夜都是指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从词名及首句中的“元夜”我们已经知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的就是元宵节。而且从此句中可以看出,黄昏刚至,月亮已经挂在柳树梢头,说明是满月或满月前后几日,这也与元宵节满月的特点相符合。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
据有些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上阙写出了恋人在柳树月影下情话绵绵,两情依依的浪漫场景,美好而朦胧。但时隔一年,诗人又去元宵灯会。月亮依旧早早爬起来,花灯依旧缤纷多彩,游玩的人依旧挤挤攘攘。可是去年的佳人却不在了。
作者用今昔对比来抒发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去年多快乐,今年就多伤怀。良辰美景,伊人不再,又有什么欣赏的心思呢?他不禁悲从中来,落下两行清泪。
欢迎大家来补充,喜欢我的回答可以关注:指尖凝聚香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唐朝以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之日。整首词中充分描述了去年与情侣相约的甜蜜回忆和今年不见情人的惆怅和思念!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指的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这句词是出自我国宋朝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词《生查子·元夕》。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词的大意是: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灯像白天一样明亮。当月亮升在柳树梢头时,我们相约在黄昏以后。但今年的元宵节,月与灯跟去年一模样。可是却看不到去年的情人,不觉妈眼泪湿了我的衣服。
《生查子·元夕》写出了年青恋人在月光下两情依依的景象,写出了朦胧、婉约、伤情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旧情难续的伤心,和对往日恋人的款款深情。
注:图片来自网络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句诗出自宋朝欧阳修所写《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在人生的岁月里,有些情景会永远的记忆犹新。月上柳梢头,就是作者记忆中印象最深刻,最能代表旧时光的美好记忆和自然景色。\"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去年元夜与淑女约会的情景。其意境优美且情致浪漫。是欧阳修所写诗词传诵千古的名句。上句描写出一幅月下相会的幸福场景。下句则说明了自然美景尚在,但快乐的时光总会很快消逝。岁月不饶人。
欧阳修《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画,月上柳梢头,人约黄花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诗描写的繁华的街市就是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
去年的元宵夜里,在繁华的街市上,花灯照耀如同白昼一样,我们在黄昏之后,月儿爬上柳树梢头时约会。
今年的元宵夜,明月和花灯依旧和去年一样,可是独独缺少去年陪在身边的人儿,想到这里,泪水如泉水涌出,把美丽的衣袖都沾湿了。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的是上元节。这首词里提到过“元夜”,指的就是上元之夜,上元按道家之说就是指正月十五,也就是俗称的“元宵”或是“元夕”。也有第一月圆之夜的意思。
道家之说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合称“三元”。“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作者有两种观点:一个认为是北宋欧阳修,一个认为是南宋朱淑真。但总体来说讲的是宋代风俗。
这首词里开头两句就写“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上元节张灯结彩是从唐代开始的,宋代延袭唐代的风俗。唐代的灯悬以珠玉金银,设为龙凤虎豹之状。写南宋风俗的《武林旧事》中讲宋代花灯则有无骨灯、羊皮灯、罗帛灯、走马灯等品种多了很多。并且在宋代除了张灯结彩还出现了灯谜,有烟火,有各种游艺。
《东京梦华录》里写北宋时每到元宵汴梁城里就会设灯表演歌舞百戏,还有各种杂剧,到这种时候万姓观看,呼声如山。这也符合词里“人约”的环境条件。
元宵节,语出殴阳修词《生查子·元夕》元夕即元宵节。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句话是描写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的,这也可以算是最有名的元宵节诗词了。这首词的原文是: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据说是宋朝婉约派大家欧阳修写的,也有学者认为,是北宋著名文艺女青年、词人朱淑真写的。不管是谁写的,这首词都反映出元宵节的一些习俗。
从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元宵节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在这一天,男孩子可以大模大样上街看美女,女孩子们可以风姿绰约去街上看花灯吃汤圆,顺便看看帅哥和被帅哥看。现代社会,处处都是不夜城,人们可以在灯红酒绿中尽情享受现代生活,但是古人有点悲催,各朝代大多实施宵禁政策,晚上不准随便到大街上溜达。但是在元宵节的前后三天,全国放假,男女老少可以随便到街上去狂欢。所以,元宵节就成了年轻人上街撩妹或撩汉的狂欢节。
分享或转载请并注明出处:https://news.teshi168.com/hot/51145.html
本信息由特视加盟发布,不代表特视加盟立场和观点,如标记有误或侵犯礼仪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