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是做人的道理。一个人勇力很强,但不倚仗伤人。一个人智谋很高,但不显摆,不用以害人。这体现的是自制力,是一份修养。
以前练武的人收徒弟,很重视品德,教徒弟时会反复告诫武德。拳打出去容易,能收住却很难。心有猛虎,不能放纵,否则害人害己。
一个人再聪明,也不要真觉得自己聪明,不与人争,不算计人,不开罪人,安静过自己的生活。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例举不胜举,一个人只有甘于平淡,平心静气生活,诚实稳重待人,才能得到他人尊重,生活才过得自在。
大智若愚:才智出众的人表面看来好像愚笨,不炫耀自己。从而很难看出来他的聪明才智,好像很愚蠢的样子。
大勇若怯:真正有非凡勇气之人,遇到一般小事看起来有点怯场,好像胆子很小的样子。实质其内心通直达于天地,鸡毛蒜皮小便宜也许没有这个精力和心思去考虑,因此好像看起来没啥水平,但心胸容四海肚腹纳青云,小鱼小虾难以撼动其心志。
像韩信年轻时看似连小瘪三都怕,不得不受胯下之辱,可当年谁能想到他能打败项羽?若非遇到萧何这样的伯乐,他也只能一辈子背着胯下之辱卑微的活下去。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以常马食之,瘦如干柴形如大病,谁会相信它志在千里呢?
因此老子是要告诉我们,不要以常理去定义你所看到的,更不要人云亦云,观察要细致入微,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不要轻视任何人,要心怀敬畏,尊重感恩这世间的所有包括你的敌人!要知道天高地厚恩情难报!
大勇若怯的意思是: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胆怯的样子。其实是最勇敢的人沉着冷静。大智若愚的意思是:一个人才智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象很愚笨。
苏轼说大勇若怯: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像很胆怯的样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着冷静。
老子说大智若愚:指才智极高的人,不炫耀自己,表面上看来好像愚笨。
1.“大勇若怯”出自宋· 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译文:但您在还没有到应该退休的时候却拼命请求辞官告老还乡,退缩推托自己因为没有那个能力而止步。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像很胆怯的样子,最聪明的人看外表好像很愚笨的样子。最可贵的是没有官位爵禄却受到别人的敬重,最崇尚的是没有导引之术却获得真正的长寿。
2.老子说大智若愚:指才智极高的人,不炫耀自己,表面上看来好像愚笨。
老子(本名李耳),字聃,或字谥伯阳,出生于周朝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大智若愚”出自《老子》“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译文:最白的东西好象是污浊的,宏大的方正一般看不出棱角,宏大的(人)材(物)器一般成熟较晚,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
3.苏轼之说是勇敢的人、聪明的人在面貌上看不出来的,没有到退休年龄是因为没有能力了提前上步而提前辞职。
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时年65岁的苏轼修官至太子师,提出辞职告老还乡,7月回到家乡颖州,同年苏轼上书谈新法弊端,这到是变法的主张变法的宰相王安石的不满。让御史谢景温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即请求出京工作任职,熙宁四年六月派往杭州任通判。
离京时路过陈州,张方平[字安道,北宋应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守陈州,苏轼弟弟苏辙为州学教授。九月离陈州,其弟苏辙送至苏轼回家乡颖州,一同拜谒昔日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
大勇若怯:就是一个最勇敢的人,看起来很谨慎胆怯,不愿意和人起冲突,似乎看起来很胆小一样,其实并不是这样,之所以表现成这样,是因为最勇敢的人,勇气来自于坚定信念,而信念一般都是一个超乎平凡的理想,这种信念不会被外人所知,也不为平凡所动,所以因为内心怀有远大的理想,就不会被眼前事所影响,也不会为不值得的事情而分心,所以就不愿意起无谓的冲突。
而大智若愚也是一样,内心总是有着长远的智慧,看到的人和事物,或者要求得到的东西和利益,都会比较深远,这和凡人考虑问题比较注重眼前短浅利益自然不同,让思维短浅的人看起来好像很傻似的。
首先这两句的解释是:
\"大智若愚\"的解释是: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象愚笨。
\"大勇若怯\"的意思是: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胆怯的样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着冷静。
“大智若愚”出自《老子》,原句“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勇若怯,\"出自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大智若愚\"的解释是: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象愚笨。\"大勇若怯\"的意思是: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胆怯的样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着冷静。扩展资料:“大智若愚”,并非故意装傻、故意作势,也不是故作深沉,故弄玄虚,而是待人处事的一种方式,一种态度,即:心平气和,遇乱不惧,受宠不惊,受辱不躁,含而不露,隐而不发,自自然然,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从从容容,看透而不说透,知根而不亮底,凡事心里都清清楚楚,表面上却显得不知不懂不明不晰;大智若愚的人,大智在内,若愚在外,将才华隐藏很深,给人一副混沌无知的样子,实际上,他们用的是心功。大智若愚者在生活当中的表现是不处处显示自己的聪明,做人低调,从来不向人夸耀自己、抬高自己,做人原则是“厚积薄发、宁静致远”,注重自身修为、层次和素质的提高,对于很多事情持大度开放的态度,有着“海纳百川”、“强者求己”的境界和心态,踏实做事,顺应自然,只求自己能够不断得到积累。因此,中国话里才有了“大智若愚”、“大勇若怯”这样一些富于哲理意义的成语,从而也丰富了中国人的人生哲学。
总结: 真正能做到大勇若怯,大智若愚的人都达到了一定的境界,而我还在领悟中,你们呢!达到哪种层次了…
“大勇如怯,大智如愚”′是指人经过了大风大浪的磨砺,不再是楞角分明锋芒必露了。碰到问题先退一步,然后看正对方破绽,一个扫堂腿将对方击翻,这才是真功夫;一个有阅历的人,文文而雅,嫌虚练达。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出处】出自北宋•苏轼《贺欧阳修致仕启》
【释义】最勇敢的人,表面看起来很胆怯,其实内心沉着冷静;具有大智慧的人,表面看来十分愚笨,其实才智很高。
【解析】与人交往,最重要的是学会“糊涂”。生活中如果你要特立独行、与众不同,那就会有很多人对你看不惯,群起而攻之。因此,做人就是要糊涂一些,得让人处且让人,事事留有余地。这样在生活中才能够不结仇,不结怨,不吃亏。否则,当你志得意满、目空一切时,你不被别人当靶子才怪呢!事事争先,每次走路都要在别人的前头,这样不好,除非你具备明哲保身的智慧,否则随时都有危险。
人生就是这样,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都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伤感说说,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该糊涂时还是假装糊涂比较好。糊涂是另类的聪明,是岁月在一个人身上沉淀下来的智慧。
这是道家的思想,是指有相当修养的人,为了不标新立异,有大智慧也表现的很平凡,平常,甚至有点迟钝,圣人也和普通人一样,并不以为自己高人一等,聪明异常。
大勇若怯,出自苏轼,苏轼在儒道佛三家皆有一定的造诣,大勇若怯估计是参悟道家思想而有的心得体会,与大智如愚理同,大勇的表现不是鲁莽,好斗,是做事的魄力,谨慎与冷静,归根结底,大道至简,就表现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之中,
这和《冰鉴》识人性格所讲的道理,有想通之处,可以合参,加深理解,
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阴到极致就是阳,阳到极致就是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是以上最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的实例之一!明白辩证,就不会事无巨细地逐一分析了!大道至简
分享或转载请并注明出处:https://news.teshi168.com/hot/54685.html
本信息由特视加盟发布,不代表特视加盟立场和观点,如标记有误或侵犯礼仪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