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和祖籍,是中国有着几千年,传统的人口居住地管理制,户籍是新中国的产物。籍贯是指三代以内(爷爷、爸爸、孙子)的长期居住地,以爷爷的居住地为准。祖籍顾名思义,就是指爷爷以上祖辈的居住地,严格来讲爷爷以内称籍贯,爷爷以上才够资格称之为祖籍。现在有点乱七八糟,很多自媒体把父辈居住地也称之为祖籍,是很不严谨的。
中国传统的户籍政策,(包括现在实行的户口管理制),子女都是以父系为籍,也就是说:爷爷父亲的户籍在哪里,子女不管你生活在哪里,你的籍贯就是同以父亲和爷爷的户口所在地。
母系是随夫的,丈夫是哪里人,妻子就是哪里人。中国人常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就是这个道理。在香港、台湾地区,它们还延续中国以前的传统户籍管理制,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某某女士,在她的名字前面,冠有丈夫的姓,比如叶刘淑怡,丈夫姓叶,她本姓刘,把丈夫的姓冠名在前。所以香港台湾地区,他们的籍贯都是写爷爷和父亲的户籍所在地。比如董建华,他的子女的籍贯都是写浙江。当然现在时代变了,很多结了婚都在女方户籍所在地生活,子女也上了母亲这边的户口。虽然生活形式变了,但传统的观念和文化是不会变,不管子女的户口在哪里,他们的籍贯还是在父亲的户口所在地。
“籍贯”,通俗地说,就是“祖居或出生地”。
这个词汇,出现得并不太早。
北朝北齐人魏收所著《魏书.食货志》载,魏初,高祖诏曰:“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富强者并兼有余,贫弱者户口不足”云云。
他的意思,是要加强“户籍”管理。这大约是“籍贯”一词最早所见。
“籍”,薄也,古时六寸竹简串编而成。“著于简帛谓之籍”,用于“籍贯”,指记于竹帛的“户籍”。
“贯”,本字为“毌(guan)”,义为“穿物持之也”。“贯”是孳乳字,本义是“钱贝之毌”。与“籍”成词,为“乡贯”义。
白居易《答卢虔谢赐男从史德政碑文并移贯属京兆表》:“昨又请移乡贯,愿属京邑。”“乡贯”即指“本贯”“籍贯”,但更具体。
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云:“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从“文化”角度说,“籍贯”,体现了中国自古的“尊祖”传统。
《诗.大雅.生民》序曰:“生民,尊祖也。”《疏》云:“祖之定名,父之父也。但祖者,始也,己所从始也。”
这就是中国文化中的“不忘来时路”情节。
由此说,“籍贯”与“祖籍”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前者属于“专业用语”,后者为“俗语”。
所谓“专业用语”,是说中国至少从周代始,就逐渐建立了“网格化”的社会基层“组织”,体现着社会管理的制度化。
《礼记.祭法》载,周天子立“社”。王曰“王社”,群姓有“大社”;诸侯立“侯社”,百姓有“国社”。往下还有“邑社”“州社”“乡社”“里社”。最基层的,是“二十五家为一社”。
《史记》所云老子“籍贯”中的“国、县、乡、里”便是如此而来。
从汉字上,亦可看出周代的“基层管理水平”。
如“邻”“酂”“鄙”等,都是居民管理单位。五家为“邻”;百家为“酂”;五酂为“鄙”。
这种“管理模式”的建立,有如下根据——
第一,是“分封制”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和“井田制”的生产方式所决定。
《礼记.王制》曰:“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又曰:“制:农田百亩。百亩之分,上农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农夫食五人。”
这是说,一个农夫受田百亩,按土地肥瘠程度分为不同等级,最好的田可以养活九人,最差的可以养活五人。
这个时候,“精确”统计“户籍”人口就尤为重要了。
亦可见,西周的农业生产力水平还相当低下,上好的农田,也只能养活九人。
第二,是“国家税收”和法律约束所需要的。
西周,“敷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土地皆归周天子所有,分封给诸侯管理,诸侯再往下“转移”管理权。天子、诸侯、士卿大夫的食用,皆靠从耕农所种农田收获中攫取。
所以,田有“籍田”,即“借”或“租”之义;收取的“税收”亦称“籍”。
《诗.大雅.韩奕》:“实墉实壑,实亩实籍。”郑《笺》:“籍,税也。”
《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徹,其实皆什一也。”
这就是沿用多代的农业“十一税”。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开始实行“丁赋”,即按“人头”纳税,亦称“算赋”。凡年十五至五十六岁之人,每年交一百二十钱,叫“一算”。后来历代沿袭,多寡不一,亦称“丁算”“丁钱”“丁银”,明清以后,才逐步为“土地税”所代替,如雍正实行的“摊丁入亩”。
不论“十一税”还是“丁赋”,都是以“户籍”制度及管理为基础的。
这种管理,与刑罚相配套,就是“籍没”——将土地财产等“罚没入官”。
《三国志.魏.王修传》:“袁(绍)氏政宽,在职势者多蓄聚。太祖(曹操)破邺,籍没审配等家财物貲以万数。”
第三,是古代“兵役制”“劳役制”和培养举荐人才之必须。
西周,天子、诸侯皆拥有少量“常备军”。春秋以始,诸侯争霸,“兵役制”遂向“兵民制”转化发展。
《管子.立政》:“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伍皆有长焉。”“什”与“伍”,也成为军队的基础“编制”。
《礼记.祭义》:“军旅什伍,同爵则尚齿。”《正义》:“五人为伍,二伍为什。”
卫鞅相秦,大力变法,其中一条,就是实行了更为严格的“户籍制”。并明令开荒有功,军功封爵,极大促进了秦国发展。
同时,“丁壮”“丁役”“丁徭”亦历史久远。《诗经》中,便有哀叹服丁役痛苦之作。
另外,《左传》有《子产不毁乡校》;后来有“乡试”。所谓“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伍”,这于古代的“基层教育”和“户籍制度”不能说没有关系。
古代,“籍贯”之“户籍”,又称“名籍”,作用不可谓不大。有个成语叫“亡命之徒”,意思不是“不要命的坏人”,而是“脱名籍”或被“除名籍”之人,遂只能“亡命”,就是“流浪四方”了。
不可否认,古代的“籍贯”“祖籍”“先祖”观念,一旦与权力财富相结合,便形成了“门阀”势力。凭藉“门第”,讲究“门望”,培养“门胄”,受庇“门荫”,极大形成了阶层固化,阻碍了社会进步。
所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才会成为具有号召力的口号。
当然,这与“籍贯”“祖籍”二词,既有联系又不是绝对的“因果”。
答:籍,祖辈以来的家乡;贯,祖辈以来的职业。
祖籍(祖根)与籍贯是两个概念。
祖籍(祖根)是指某姓发源地、始祖居住地;祖根考是从姓氏迁徙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寻根溯源地考察该姓的始祖居住地。
籍贯则指祖居或祖上出生的地方,而且从户籍上说,籍贯常常有时限,一般界定在三代之内。某人的籍贯,指其爷爷出生地,或其爷爷居住地。
也就是说,祖籍(祖根)不是籍贯。
籍贯是指本人出生的时候,爷爷的长期居住地。祖籍是指先祖的长期居住地,尤其是指本姓氏开始使用时候的居住地。
籍贯是获得国籍时的贯长居住地的简称,由于我国实现的是自然国籍制度,即一出生就自然获得国籍,因此籍贯实际就是出生地。祖籍一般是指祖父辈的出生地,父辈出生地称“原籍”,比如山东枣庄人50年代到河南开封工作,生了儿子,儿子又到安徽亳州工作生了孙子小强,那么小强的籍贯是亳州,祖籍是枣庄,原籍是开封。
籍贯是父亲的出生地所在的县。祖籍是你包扩本人在内上五代为祖所的袓辈居住过的地方,具体到县街道村屯
最硬的指标,一个成年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四个老人如果去世,会安葬的地方。如果不是一处,可以自己选。
问问度娘吧。籍贯:指祖居、自身出生或家庭久居的地方。祖籍:祖先、祖辈的居住地。
1,籍贯与祖籍的区别如下:
籍贯,又名祖居地或原籍,籍贯一般从父,个别从母系的,是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
祖籍通常是以父系祖先、祖辈的家族长久的居住过的地区为祖籍,而不必参考母亲或外祖父的祖籍。
1)籍贯是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祖籍是父系祖先、祖辈的家族长久的居住过的地区。
2)籍贯一般从父系,个别从母系的;祖籍通常是以父系祖先为准。
3)籍贯的认定以本人出生时祖父的情况为准,一个家族中每个人的籍贯有可能不一致的;祖籍是一致的。
从上面复制粘贴的资料显示,大致上可以这样说,祖籍是祖宗的户籍,更加长远;籍贯是祖父的户籍,就是你出生时祖父的所在地,可能变化较大。
比如钱学森,钱鏐33代世孙,祖籍杭州;但钱学森祖父一直生活在上海,因此,钱学森的籍贯可能是上海。不知道我理解得对不对。
2,汉字的博大精深。前几天北京冬奥会开幕,日本代表队就产生了疑问,同样是按照汉字笔画数目为准,厄瓜多尔代表队为什么拍在日本的前面。解释是,厄瓜多尔的第一个字“厄”的第一笔是横;日本的第一个字“日”的第一笔是竖,按照汉字书写的顺序,横、就在竖前面。这在计算机五笔输入法运用的时候,特别明显。日本代表队心服口服。
3,汉字也在不断进步。有的汉字特别繁琐,比如最明显的,妻子,在汉语里面有太多种说法:妻子、夫人、内人、娘子、贱内、太太、老婆、梓童等等。还有老百姓说的:心肝、宝贝、家里的、老太婆、老不死的、死不掉的等等。还有全国各地的方言土语。
有时又过于精炼。比如“性”,要是说全国性问题,是全国性的问题,还是全国的性问题?因此,我建议,是不是不要怕麻烦,以后,凡是性质的性,就用性字,而有个男女的性,一概用姓。
五四运动以来,汉语,一方面,引进了大量的外来词语,包括大量的日语词汇;另一方面,汉语经过了新文化运动、白话文、汉字简化。这就叫与时俱进。
说白了,我58,今天刚刚弄清楚了祖籍和籍贯的区别,我的疑问,是不是有必要保留这种区别?
分享或转载请并注明出处:https://news.teshi168.com/hot/56163.html
本信息由特视加盟发布,不代表特视加盟立场和观点,如标记有误或侵犯礼仪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