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是一种修为境界,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一般可以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小例子。在人潮拥挤的街头,我们捡到了一部手机,周围人来人往,大部分人会选择寻找失主或者把手机上交警察;可是如果是在一个小胡同呢?中午大家都在午休,周围空无一人,也没有监控,这时候捡到一部手机,一划动发现还没有密码,你是不是还会选择把手机交还失主呢?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你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寻找失主,那就是做到了“慎独”!
在景区,周围都是游客,我们会把垃圾拿在手里,直到找到垃圾桶;可是如果是在乡间度假,来来往往人很少,你是不是会把垃圾随手丢进小池塘或者塞到石缝中呢?如果你依然坚持把垃圾丢进垃圾桶,那恭喜,你是一个真正慎独的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哪怕周围没有人看见,没有人指责。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希望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好的,甚至是完美的,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可和赞扬,这是人之为人的心理需求。我们会为了别人的认可去做一些事情,比如拾金不昧,比如保护环境。这时候,社会上的其他人就变成了我们的行为“监督员”,我们的好是在他们的监督之下而来的。
可是当我们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呢?没有了监督,没有了别人的眼光,我们是不是能用同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呢?还是任由心里的小恶魔横行霸道呢?不为外物所左右,牢牢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这就是“慎独”对于我们的意义。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
慎独出自于《中庸》,大意是:上天赋予我们本性纯良,依据本性行事是为道,修行道行是为教,通俗的讲,率性行事,依据本心,不做亏心事,不做于德行有亏之事。道,是不可分离的,而分离开来的东西,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要谨慎自己的言行。
君子慎独。此为修身的最高境界。
独处一个私人环境,才是最容易暴露本性的。一个人的时候,很容易自我放飞。
如:平时挺注意自己的行为,但是在一个没人看见的角落吐口痰、扔点垃圾;人前的时候嘻哈笑脸,人后却诋毁谩骂;明里一套暗里一套,阳奉阴违等等。
尊重人,不管人前人后都一个样;行为准则,不管有无人听到看到,都一个准则。
借用《白鹿原》朱先生的挽联: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
人生,不总是繁华热闹奢华,更多的时候是寂寞寂寥孤独甚至无聊,而只有在孤独的时候,仍需要求自己不失行为规范,“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重点在找到自己的“道”,或者说自己的“本性”!
就是加强个人的修养,自己独处时,也要约束自己,不能做有悖伦理之事,人在作,天在看。
这个词特别适合现代人,有些人在人前为人,人后作鬼,多“慎独,慎独”吧!
问题好答,故事难讲。
先说问题。
“慎独”一词,最早见于《大学》、《中庸》。是指独处无人察觉之时,仍需谨慎的让自己的行为合乎一定的道德标准。这也是儒家传统的道德修养要求。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慎独”为:
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
再讲故事。
古代很多饱学之士都能够坚守“慎独”的要求,比如清代的曾国藩。大部分人都是能够遵守“慎独”要求的原意而已。
但我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把“慎独”原则贯彻到了世界观层面的牛人——刘宗周。他是明末著名的思想家,万历朝的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后因触怒崇祯皇帝被罢官。后世闻名的黄宗羲,是他的学生。在当时还是很厉害的一个人。
“慎独”在他的世界里是个什么地位呢?万物之本!他说:
独者,物之本也。……毒之外别无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
独,是万物之本源,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称之为“独”,是因为唯一性与至上性。刘宗周本人称之为“独体”。
为使“独体”不受外界干扰,就必须要“慎独”。在这件事情上,他的要求比朱熹、阳明更进一步。朱熹阳明至少还说在恶念产生之时,就要用存理灭欲或者致良知的方法去消灭恶念。但刘宗周认为“独体”是至善无恶的,根本不能等有了恶念再去检查克服,那样等于马后炮。刘宗周认为要在恶念产生之前就以“慎独”的功夫消灭之,防患于未然。他说:
慎独之功,只向本心呈露处随时体认去……
说到这里,是不是大伙儿觉得这刘宗周的“慎独”功夫有点怪?恶念未起,你拿什么防患于未然?
实际上,刘宗周的这套“慎独”理论,是针对当时王阳明心学盛行之时的一些弊端而去的。当时心学盛行,是因为它的修养功夫比较简易,大家都可以很容易的掌握。但弊端就是,心学更注重体悟,疏于修养。
换句话说就是,我知道什么是对,但我不那么做。
当时很多人就是那样,明末时期社会动荡,很多士大夫都口头拥护道德原则,而实际上各行其是,阳奉阴违者有之,敷衍应付者有之。刘宗周对这种风气很是痛恨,所以才针对性的提出了慎独的理论。
说回到“慎独”这个词本身,当今社会也存在着表面仁义道德,背后男盗女娼的现象。古代是因为这仁义道德是升官发财之路,你不尊仁义,不守道德,是会被抽筋剥皮的。
而现代社会正在朝着多元化价值取向发展,那些“人前人,背后鬼”的人,除了利益使然之外,最多的就是迷茫了吧。
而“慎独”思想,是管不了利益驱动的“阳奉阴违”的,他能帮助的,主要是那些迷茫的人。
当你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只知道自己不喜欢现在的样子的时候,你就需要慎独的帮忙了。
现代的多元价值取向决定了你有很多的选择权,不用必须遵循哪一个“应该”的道德准则。在这个提倡个性的时代,只要你不是反社会、反人类人格,基本上都能找到自己心之所向的工作和生活。
所以在这个层面上,“独”,其实就是找到自己,而“慎独”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你想要成为的自己。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现在一般把孔子看作是位知识分子,把《大学》看作是某种知识:孔子的学问。
这,其实是对孔子天大的误解!
我们在前文中,给大家介绍过:
《大学》,是一部“动态入定”的教科书
孔子,是一位传授“动态入定”的教练
“动态入定”通俗的说,是种心智功夫:让人在日常的生活,进入一种类似佛教“入定”的心智状态。
人,为什么要“动态入定”呢?
这是因为,一个人进入“动态入定”的状态后,就能达到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王阳明说的“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生命境界。
这种生命境界,从某种角度来看,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目的所在,《大学》中“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修身”,指的就是为了进入这种生命境界。
孔子到了70岁才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生命境界,所以,看不出什么人生成就。
而王阳明则不然,他在龙城顿悟之后,达到了“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生命境界。从此之后,不论是在官场,还是战场,王阳明几乎战无不胜,成为了人生的大赢家。
所以,“动态入定”这种心智功夫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
那么,我们今天应该怎么学习“动态入定”呢?
就像学习武功一样,需要三样东西,才能学会武功。
第一样,是武功的功法,这门功夫的基本原理、组成、过程是怎么回事。
第二样,是用法与练法,这门功夫的使用套路是什么,其中基本功的练法是什么。
第三样,也是最为重要的,心法。有了心法才能把功法与用法练成武功。
《大学》是“动态入定”的功法,从原理、过程,到过程中每个步骤的具体方法。
儒家“六艺”中的“礼”是《大学》的用法。而“六艺”中“乐、射、御、书、数”是《大学》的练法。
没有心法,《大学》只是一种孔子学问的知识,“六艺”也只是一些形式。
那么,把【孔子学问】练成【心智功夫】的心法是什么呢?
慎独
是把【孔子学问】练成【心智功夫】的心法!
那么,究竟什么是“慎独”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进入“动态入定”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智状态?
这种状态在《大学》中有非常详细的描述:\"……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也就是说,人一旦进入“动态入定”的状态,身心就会没有忿懥、没有恐惧、没有好乐,没有忧患。是一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意不动、心不动的心智状态。
进入“动态入定”状态的方法就是《大学》中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
一个人从平常的心智状态进入“动态入定”的心智状态,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你把孔子所有的书都倒背如流,讲得头头是道也进不了这种心智状态。
要进入“动态入定”的心智状态,就必须在意识清醒的时候,时时刻刻运用“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方法,感知自己的心智系统、调整自己的心智状态。如此,假以时日,才有可能逐步进入“动态入定”的心智状态。
这种时时刻刻运用“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感知自己的心智系统,调整自己心智状态的,就是“慎独”。
要真正学儒,功夫全在于“慎独”。真正学儒的人都自称“慎独之人”,就是这个道理。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有一段是描写慎独中样子的,“……处若亡,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心智玩家:还原人类源头文化、揭秘重叠结构世界、体验心智系统转换
“慎独”一词出自《大学》。
把这个词拆开来分析,“慎”就是谨慎、慎重,就是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个人无论有多大能耐,不管在什么场合和时间,行事要低调,要处处戒备,不能过于张扬。
“独”就是独自一个人相处,一个人独自完成既定的事情。
“慎独”的意思就是说,在一个人独处时,是考验个人自制力和克服困难的时候,不要因为旁边没有人监督和催促,自己就可以为所欲为,做出违背道德和初心的事。要么,懒惰思想打败了行动能力,变成偷懒者,得过且过,对自己的目标视而不见。心里认为反正又没有人看到。其实,人做事天在看。
“慎独”说到底,是一种自我修为境界。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能干什么,要到哪里去?
并且,会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就像一条小河,曲折迂回,要穿过无数障碍,目标是奔向大海。
我们陕西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很喜欢“慎独”这个词语,在中篇小说《蓝袍先生》中,借主人公之口多次提到“慎独”,并且当做左右铭,可以看作是陈忠实先生思想的自然流露。
慎独是儒家道德修养的术语。最早由孔子的孙子子思提出,意思是在无人监督的闲居独处之时,对自己的行为要更加谨慎,自觉遵循儒家的伦理道德准则。在儒家的经典《大学》和《中庸》中都提到过慎独。
《大学》说:“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一个人内心真实的想法和状态,总是会表现出来的,所以君子要谨慎其人所不见的内心。这里的“独”是内心人所不知的念头。宋代朱熹从理学的观点对此进行发挥,认为在对待惟己所知而不为人所知的细微之事上,要谨慎不苟,这样才能“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离于须臾之顷也”,“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他把慎独作为“存天理、遏人欲”的重要方法。
《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汉代经学大师郑玄注释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郑玄的注解强调平时闲居的修养功夫。但《中庸》的本义其实很明显,和《大学》讲的意思是一致的,即要格外注意自己的内心,人的内心对于他人来说是隐微之处,但越是没有人看得见,没有外在的监督,就越是要依靠道德修养的自觉和自律。《中庸》里的慎独成了宋儒主敬说的理论基础。明末刘宗周之学“以慎独为宗”,以为“独此物之本,而慎独者物格之始事也”。
慎独是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修身方法,对中国人的精神品格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文化,其中受儒学影响较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被我们称之为国学。国学包含甚多、意蕴丰富。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国学中的慎独是什么意思?
一、书中的慎独。
慎独最早见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就是正确的原则是不能违背的,如果是可以违背的原则,那就不是真正正确的。所以君子在听不见看不见的地方仍注意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所以君子无论在何时,都会非常慎重的对待他自己的每一个心念言动。
有一个暮夜却金的故事。讲的是东汉时期,有人有人夜怀十金来见太守杨震,并说,此时夜暮无知者,杨震却说“此事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杨震所言,正是对慎独的诠释。
天知、神知、你知、我知,还叫“无知者”?难道只有众所周知才叫“知”?所谓“夜幕无知者”,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杨震能在夜幕中,利诱下如此反驳,可见其慎独精神足以成为廉洁自律的典范。
二、通俗的慎独。
“慎”就是指谨慎、慎重,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能耐,不管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为人处事要低调,要处处谨慎,不能太过于张扬。“独”就是指独自一个人相处,一个人独自完成既定的事情。
慎独,是一个人的修身之法。
人在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是考验个人自制力和自身能否克服困难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放飞自我的时候。但是并没有因为旁边没有人监督和催促,自己就为所欲为,做出违背初心的事,此为慎独。
大多数人未能达到慎独的境界,其实是惰性作祟。
学生时代的我们,总是缺少自我督促的能力,手头的作业要老师再三催促才能完成,课堂上哪怕是老师背过身写板书的功夫,下面的学生也会趁机“交流感情”,这才会有了那么多班主任趴窗户的生动例子。当然,有的是听话自觉的学生,无论老师在与不在,他们总是在安静的学习,主动的完成作业,这是在学生时代达到慎独的人。
工作之后,有趁老板不注意而偷懒的下属,自然也有兢兢业业,克以奉公的员工,他们极其认真的对待工作,不谄媚,不在同事面前显摆,不在老板身后偷懒,这便是工作中达到慎独的人。
人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境遇,一时能够从始至终严格要求自己,一直遵从初心的人才真正达到慎独的境界。
慎独,是一个人的入德之方。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恶魔,平时会隐藏得很好,在没人的时候可能就把它放了出来。
比如,一个人平时的行为举止很得体,讲卫生、有礼貌,但是在一个没人看见的角落吐痰、扔垃圾;人前的时候热情大方,对待每个人都笑脸相迎,人后却诋毁谩骂,挑拨离间,明里一套暗里一套,阳奉阴违。
独处一个私人环境,最容易暴露本性。要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有想法和行为,能够抑制有违道德常理的思想和行为的发生,此为慎独。
三、实用的慎独。
我们之所以说“慎独”自古以来就受到德育思想家们的重视,是因为它作为“入德之方”,在人们的修身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朱熹曾经说:“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只在人人所见的地方谨慎的做事,注意自己的行为是欺骗别人、欺骗自己的行为,只有在至微至隐之处仍能保持慎重才谓慎独。
孔夫子有言:“吾日三省吾身”,人要时常反省自我,才能了解自我,掌握自我。
作为入德之方,慎独有利于增强道德本身在修身中的真诚性,有利于提高道德本身修身的自觉性,同时,慎独有利于帮助道德本身在修身过程中掌握自己。
“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人生漫漫,繁华热闹总如烟花般灿烂却短暂,更多的时候是处于寂寞孤独的环境,而在孤独的时候,更需要要求自己,不失行为规范,正所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入学堂开始,老师就以“成才必须先学做人”来警示学生,慎独,正是做人的原则,是修身的最高境界,也是立德的最高境界,应终身追求铭记,更重要的施行。
关于国学中“慎独”的含义,因为二千余年经历代文人不断发掘充实,其内容更加丰富繁杂,有精华,也有糟粕,但万变不离其宗,重点是讲个人修养。对此,前人做过很多论述,网友们也回答了不少,不再复述。如果还不太满意大家的回复,可按图索骥,从他的文章找出一些解答:(2018.1.30,国学中慎独是什么意思?)
1,慎独的出处,原话读一下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
2,慎其独的意思
从上面的句子中,很容易看出,戒慎=恐惧,慎就是小心谨慎,担心。
所以慎其独,可以有两种说法
1,君子非常小心他一个人独处。(因为独处可能让你有机会去“悟到”日常无法看到的精微处)
2,君子非常小心自己独处(应该群聚分享,避免一个人看问题片面)
上述分析都是对的。
我说这些的意思是,大家不要太纠结文字了,尤其是读古典哲学文章,我建议是设身处地的“角色扮演”。而不是训诂学。
分享或转载请并注明出处:https://news.teshi168.com/hot/55187.html
本信息由特视加盟发布,不代表特视加盟立场和观点,如标记有误或侵犯礼仪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