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视热点

官方通报“1800万引进菲律宾博士” 那么学校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来源:达达搜小编-兰 时间:2022-07-25 09:17 阅读

关于官方通报“1800万引进菲律宾博士”的最新热点信息内容如下:

官方通报“1800万引进菲律宾博士”

  邵阳学院引进23名菲律宾哲学(教育学)博士的事,这23人中有22个都是该校的老师海外镀金,整了个哲学博士回来,完成了整体的“鸟枪换炮”。

  现在高校老师(包括行政老师),都有读博的强烈冲动(有博的还要做后),这本来是好事,自强不息嘛。我也知道有不少老教师执着考博的故事,一般而言是自己参加不同学校的统招考试。

  但邵阳学院的操作不寻常,来了个大批发,为老师们统一打包去了菲律宾。我好奇的是,他们参加统考吗?

  他们应该是不同学科背景吧,怎么做到读同一个专业的?他们又是如何做到同时毕业的?更奇怪的是,这跟人才引进有什么关系?这不是左手换右手吗?

  据说还花费了1800万,这是骗经费吗?不好说。总之,中国高校有不少荒谬离奇的操作,也有很多人通吃四方。唉,我太实诚了。

  花了1800万引进的23位博士,居然个个都是来自菲律宾亚当森大学的哲学博士?而且这个博士竟然只花了2年多就全部顺利通过了,效率真高啊!

  最近,湖南邵阳学院的博士引进情况,瞬间让大家惊呆了。这些人均花费80万引进的博士,居然通通来自东南亚小国菲律宾,而且通通都是哲学博士。

  湖南邵阳学院要这么多哲学博士干嘛?据知情人士介绍,这是国内不少二本三本院校为了给老师提升学历想出来的妙招。在国内读在职博士费时费力,于是不少人把目光转向了国外。

  国内有需求,国外的这些院校要创收,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殊不知,这个菲律宾亚当森大学,在去年就已经被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列为重点认证审查对象,这里面的原因你懂的。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如果上至领导下至教师都在投机取巧,学历认证走捷径,那么学校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蠢”萌了的湖南邵阳学院,别人偷偷摸摸的干,它大大方方的晒,花1800万居然是为了凑人数!事情的原委是邵阳学院培养、引进了23名菲律宾亚当森大学的博士。

  23个人(除1人外)来自邵阳学院10多个二级单位,攻读的却是清一色的哲学(教育学)博士学位。

  每个人的培养、引进费用是84.4万元,总额超过1800万,曝光之后,舆论一片哗然。

  对此邵阳学院的回复是:去菲律宾读博只是权宜之计,那么邵阳学院又是一所怎样的高校,又有怎样的苦衷呢?

  看图(2)就会发现,湖南14个地级市里,还没有一本院校的只有:邵阳市、郴州市、娄底市、永州市、怀化市和张家界市。

  作为立志于成为湖南第3梯队城市领头羊的邵阳市,邵阳学院自然也很急迫升入一本。

  论底蕴,湖南大多数地级市的一本院校都是脱胎于原来的师范专科学校。

  邵阳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58年,与湘潭师范专科学校(现湖南科技大学)、衡阳师范专科学校(现衡阳师范学院)为中国首批8所师专之一。

  2002年邵阳师专与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合并为邵阳学院,升格为本科层次院校。

  2017年邵阳学院新增为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第三批)。

  看完了这些,或许大家多少能够理解,作为湖南较为偏僻的地级市,在引进国内博士困难的情况下,邵阳学院回复里所说的权宜之计是什么意思了。

  说得难听点就是凑人数,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队伍中博士学历的比例,对以后升级为大学、申请硕士点会有帮助。

  在现有规则、制度下,正如很多网友在评论区说的那样,全国像邵阳学院这样的高校还不少。

  邵阳学院充其量也就是个急迫的跟风者,它只不过“蠢”到把一件丑陋的事情,还认为很正常,放到了大众广庭之下让人“观赏”。

  充分利用规则投机取巧,大家都在干,那么你干不干?

  或许我们应该质疑的不仅仅是邵阳学院发生了这件事,更应该去问问,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在不少学校都存在,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当然,邵阳学院也有令人不解的地方,明明这个博士文凭很水,为什么还要支付每人84.4万元的人才培养、引进费用?

  你认为呢?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喜欢的点赞,不喜欢的解散。

分享或转载请并注明出处:https://news.teshi168.com/hot/4779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